新聞中心 當前頁面:首頁 > 新聞中心
1978年,中國改革開放的大幕拉開后,一大批創業者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而出,成為時代的弄潮者,孫軍站就是其中一員。
孫軍站,1956年出生在河南開封尉氏縣一戶清貧家庭,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為二,所以鄉親們又都稱呼他“二孩兒”。為了減輕家中負擔,孫軍站只讀到了中學。1978年,22歲的孫軍站成了生產隊的會計,村莊近千人的生活安排和費用支出全都交給了這個年輕人。
經風雨 千百煉 抒寫精彩和傳奇
“化工夢是創業的過程中慢慢才有的,一是為了脫貧,二是因為機緣巧合。”在今天,問起孫軍站創業的初衷,他這樣平淡地介紹。同時,也是國家改革開放的政策,使他萌生了創業的念頭。1986年,憑著村民的支持以及做會計工作時練就的組織力和凝聚力,他帶領11個村民開始抒寫傳奇和精彩的故事。
機緣巧合,孫軍站先生來到了河南開封的一個制藥研究所,考察之后,他對化工著了魔,一心撲在化工研究的學習上。經過三個月的學習和采買搭建,孫軍站用大家一起湊來的16500元,在一個農家院里建成了他們的首座化工廠。
設備調試,提取草酸,辛苦且艱難。方案一改再改,設備一調再調,夜以繼日,廢寢忘食成了孫軍站的常態。“雖然首次成功提取出來的草酸還不到一兩,但依然很開心。”提到首次提取出草酸的情景,孫軍站十分激動,眼含淚花。之后,路子順了起來,企業盈利也十分可觀,已經可以維持員工家中的基本生計。這也算是孫軍站創業路上的一桶金。
好景僅僅維持了一年多。1989年,國內經濟物價大幅度波動導致草酸價格大跌,化工廠入不敷出,員工為了生活不得不離開廠子,外出打工??蓪O軍站不服輸,他帶著弟弟又一次來到研究院,在這個夢想開始的地方,他決定生產草酸二乙酯。為了更好地經營新廠,孫軍站辭掉了會計這個“鐵飯碗”,又向銀行分兩次共貸款5萬元,成立了河南開封明陽化工廠,并擔任經營廠長。這次,他們很快就生產出來了草酸二乙酯。明陽化工廠,穩了!孫軍站就像梅花一樣在寒冬中綻放,他挺過來并且又一次成功了。
憑資源 借人脈 拓出一條新商路
1995年,開封明陽化工廠由集體企業轉制為民營股份制企業。此時,小化工廠如過江之鯽,競爭激烈,令明陽化工廠的企業效益一路走低。
已是幾個孩子父親的孫軍站并沒有選擇求穩發展,他提前嗅到了危機和商機,企業不改革就要淹沒在改革開放的大浪里。他心一橫,帶著湊到的十多萬元錢轉戰江南、著手化工貿易,憑借著開封的化工資源和以前的人脈,開拓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商路。
2001年,張家港成立了保稅區,這對孫軍站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,他很快在2002年注冊成立了“張家港保稅區豫東國際貿易有限公司”,開始經營醫藥、農藥和獸藥的中間體。
在一個舉目無親的地方白手起家,其中的艱難困苦可想而知,作為豫東國貿的業務員,孫軍站的送貨工具是一輛腳蹬三輪車,200多公斤的化工原料就這樣綁在車上,靠著一雙腿,蹬到了客戶工廠,也踩過了一年四季。
2010年,孫軍站看準了化工品出口的良機,成立了蘇州豫馳進出口有限公司。自此,兩家公司雙軌而行,經營規模越來越大,至2012年銷售額正式突破了億元大關。至此,孫軍站的一個十年目標,完成了。
以經驗 靠技術 回報家鄉再前行
當問到孫軍站為什么會選擇回河南成立豫博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時,他忍不住落下眼淚,哽咽許久才說:“游子在外處處艱辛,風風雨雨不斷,當看到家鄉的領導來到這里,瞬間就感受到了家鄉的溫暖,所以我想帶著多年創業的經驗,帶著新的技術,帶上化工領域高精尖的人才回到家鄉,回報家鄉,而舞陽招商給了我這個機會。”
作為一個農民企業家,孫軍站從未忘記家鄉。在幫助舞陽縣招商引資的同時,孫軍站還救助幫扶當地貧困戶18戶,幫助他們穩定脫貧。
孫軍站還始終把公益事業擺在首位,舉辦慈善拍賣、慰問環衛工人、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捐贈防護和消毒及醫療物資,積極響應政府“六穩六保”政策,確保企業員工不裁不降不下崗。
如今,已經65歲的孫軍站對未來依然信心滿滿,斗志昂揚。他表示,不會停下前進的腳步。“我們目前已經完成了年銷售額2個億的目標,爭取五年時間突破10個億,接下來我們還會用全部的力量與資源為舞陽的建設添磚加瓦,以貿易、研發為中心,使豫博集團成為地區醫藥化工行業的領軍者。”
這既是總結語,又是“沖鋒號”。孫軍戰在敢闖敢拼的創業路上,正在努力前行。
下一頁: 消防干警領取塞納斯純凈水